根据《ZOTY.COM中欧“说专业”活动实施方案》[教务处〔2025〕54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完善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高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现将健康学院说专业方案通知如下: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遵循职业本科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引导各专业深入剖析现状、明晰定位、凝练特色、精准诊断问题、科学谋划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理念更新、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切实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化认识,明晰定位。引导各专业系统梳理专业建设思路,精准把握专业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定位、服务面向及人才培养目标。
(二)诊断把脉,聚焦问题。全面审视专业建设现状(涵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短板与瓶颈问题。
(三)凝练特色,优化方案。总结凝练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未来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改革路径、具体措施和预期标志性成果。
(四)交流互鉴,共同提升。搭建跨学院、跨专业的交流展示平台,促进建设经验共享与优秀做法推广,营造“比学赶超”的专业建设氛围。
(一)成立“说专业”活动专家评审组
构成:学院组成若干专家评审组,由校内本学院专业教学资深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行业(企业)专家原则上按 3+2+2 组成。人员名单及信息见附件一。
(一)活动对象
全院4个职业本科专业。由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进行现场汇报,本专业全体教师参加。
(二)评审结果使用
学院评审结束后会汇报给学校,评出前 10%的专业颁发“ZOTY.COM中欧“说专业”活动”优胜奖证书,学校将给与政策和资源的大力支持;评出后 10%的专业发出专业整改通知,限时整改。
(一)汇报内容框架(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需围绕以下核心维度展开)
1.专业建设背景与定位
(1)专业设置依据与需求分析:
专业调研报告: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及区域需求。
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产业链人才需求变化,阐明本专业人才缺口与价值。
职业标准对接:对接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技术规范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专业定位与转型方向:
定位准确性:基于深入分析,清晰阐述专业的服务面向、核心领域及未来转型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方向与就业岗位(群):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具体职业领域和岗位。
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总体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培养规格与特色:
知识、能力、素养结构:依据职业标准与学生发展需求,明确毕业生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特色与区别:对比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突出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特色与人才培养优势。
3.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1)课程体系逻辑与可视化呈现: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图:清晰展示工作领域的工作分析,及核心职业能力、信息化/数字化能力的达成。专业课程体系图:专业核心知识体系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前沿性体现。
实践课程体系图:能清晰展现实践教学的逻辑脉络、层次结构和目标导向。
(2)课程体系改革核心内容:
专业核心课程:重点介绍2-3 门为应对工作领域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或重构的项目化核心课程及其创新点。数字化素养课程:为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专门开设的信息化、智能化相关通识或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模式改革:项目化、模块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等课程模式的创新实践及其构建逻辑。
4.教学实施与师资保障
(1)教学方法与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学改革: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智慧教学工具、虚拟仿真等)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案例与成效。课程思政改革: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与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的实践。
产教融合机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如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标准、共建基地等)的具体模式与成效。教学资源建设:利用在线平台建设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等。
(2)“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结构与发展:团队整体结构(专兼比、双师比)、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数字化素养现状与发展规划。
领军人物作用:专业带头人、产业导师(大师)、教学名师等在团队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5.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清晰界定专业的核心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和特色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行业实践,承担横向项目、担任企业顾问、参与技术服务,积累一线服务经验;建设畅通技术成果、咨询报告、设计方案等向产业和社会转化的渠道。
6.建设成效、特色与持续改进特色与创新:凝练 1-2 项最具代表性、品牌效应的专业特色(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创新价值:阐述特色创新点(如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可借鉴、可示范、可推广价值。主要建设成效:用图表、数据、典型案例、照片等直观展示标志性成果(如学生竞赛获奖、高质量就业、重大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优质资源、社会服务等)。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说明专业如何通过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第三方评价(如麦可思报告)等多元评价方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汇报要求
内容要求:数据详实、分析深入、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问题精准、措施可行。避免空泛描述。
形式要求:鼓励运用 PPT(图表化、可视化)、短视频、典型案例、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辅助汇报,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
时间要求:汇报陈述时间严格控制在15 分钟以内。专家提问与答辩环节约 10 分钟。
资料要求:汇报活动现场会准备“说专业”主讲报告文本、2023-2024 学年专业质量年度报告、25 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份材料需准备7份纸质材料。
2025年8月25日14:30-16:30 地点:健康学院 1002 会议室(9A1002)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专业要充分认识“说专业”活动对推动学校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迎接合格评估的关键作用,将其作为本年度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学院院长是第一责任人,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二)全员参与,深度研讨。鼓励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参与准备过程。通过集体研讨、专题工作坊、模拟演练等
方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确保汇报内容能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专业建设现状、特色、问题与规划。各学院需对汇报材料进行院内审核把关。
(三)聚焦问题,务求实效。活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在精准诊断、深入分析、有效解决。汇报要实事求是,敢于亮短板,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专家反馈意见及后续整改提升计划要具体可行、责任到人、限时完成,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推动专业改进。
(四)持续改进,形成常态。将“说专业”活动作为学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活动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需汇总专家意见、形成各专业诊断报告及学校层面总结报告。探索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专业诊改机制,推动专业建设持续改进、螺旋上升。
(五)材料提交与宣传。各专业需按通知要求及时准备好汇报材料,并通过学院官网发布活动通知及宣传报道。教务处做好过程记录、影像资料留存,并通过校园网、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ZOTY.COM中欧健康学院
2025年8月24日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ZOTY.COM中欧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