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1.2个和1.5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GDP5.3%的增长。
优于经济增长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表现,既得益于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也与各项积极有为的稳就业、促增收政策举措密切相关。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构成。细看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来源,会发现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分别同比增加6.2%和4.4%,两项综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成。
这个7成背后,是农村产业、农民就业这“两业”的坚实支撑。
先看农村产业,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而且,今年小麦的品质品相好,收购环节优质优价特征明显。从养殖业看,上半年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生猪养殖保持盈利,这些也是农民经营净收入的重要组成。
再看农民就业,通过优先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从5月份数据看,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低于同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农业灌溉看水利基础设施,小水利连上大水网。
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数据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就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5降至2.42。农民收入连续增长固然令人欣喜,但也要看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活农民增收动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撰稿人:齐年萍
图片来源:人民新闻网
初审:王乐彤 刘浚楦
复审:袁凯馨 伍青青
终审:翁小洁 刘颖恩
延伸阅读